9月12日,中國債券信息網公布了“建鑫2016年第一期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發行文件,發行規模7.02億元。這意味著,建行發起的首單不良ABS即將落地。
基礎資產信息顯示,截至初始起算日(2016年4月21日),入池資產未償本金余額為23.33億元,未償利息約為1.12億元,未償本息余額合計為人民幣24.46億元。
中誠信國際評級分析師于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市場上目前發行情形基本都維持在這一水平。
銀行業資產質量壓力持續攀升,在不良ABS接連發行的同時,另一種轉讓不良信貸資產的方式也已啟動。近期,首單不良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在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落地,豐富了不良資產轉讓的渠道。
發行規模占入池資產28.7%
實際上,在此之前,中行、招行、農行已分別啟動了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
發行資料顯示,本期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發行機構為建信信托,將于9月20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發行規模為7.02億元。其中,優先檔配售金額為4.64億元,占比為66.1%,次級檔配售金額為2.38億元,占比為33.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用于發行本期不良ABS資產池的未償本息余額總計約為24.46億元。發行金額約為入池未嘗本息余額的28.7%。中誠信國際評級分析師于萍告訴記者,市場上目前發行情形基本都維持在這一水平。
記者梳理發現,在各家銀行的此前發行中,中行的這一比例為24.4%,農行為28.6%,招行為15.5%。
本期產品對應資產池中的貸款合同筆數為245筆,借款人81戶。中誠信國際評級售前評級報告指出,入池資產中,采用抵(質)押或質(抵)押與其他擔保方式組合的貸款共計239筆,未嘗本息余額占總規模的96.35%,采用抵(質)押方式的不良資產相對容易處置,有助于提高資產回收率水平。
該報告同時提醒,不良資產處置過程復雜多變,處置結果易受到系統性風險和偶然因素的影響,因此未來現金流回收具有一定不確定性。特別是近年來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不良率提升,不良資產處置工作難度加大,處置價值和處置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利影響,或將對優先檔證券本息的按時足額償付產生一定影響。
銀行資產質量繼續承壓
半年報顯示,截至上半年末,建行不良貸款余額1819.4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59.69億元;不良貸款率1.63%,較上年末上升0.05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占比3.06%,較上年末上升0.17個百分點。
在此前發行不良ABS的各銀行中,截至上半年末,中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47%,招行的為1.83%,農行的為2.4%。
中債資信報告指出,近年來,國內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未來宏觀經濟將繼續秉承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基調。隨著供給側改革的落地,部分行業和局部區域去杠桿、去產能將持續推進,部分企業基本面及信用水平可能進一步承壓,全社會投資意愿、資產價格水平可能下行,導致資產整體回收情況存在不確定性。
近期,農行董事長周慕冰表示,在經濟周期下行的背景下,存量資產質量下降,增量資產的有效需求不足,表現為不良貸款面臨上升的壓力,有效信貸需求不足。
在銀行業當前不良率普遍攀升的情形下,不良資產處置方式也逐漸新增。近期,江蘇銀行與華能貴誠信托通過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開展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這也為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開辟了一種新的渠道。
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副總裁成家軍曾表示,目前對信貸資產收益權流轉的監管要求具體體現為“82號文”(即《關于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的通知》)。“82號文”適用范圍既包括正常資產的收益權轉讓,也包括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據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市場調研的結果,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不良資產可能對于商業銀行而言更有吸引力。
對于不良ABS和不良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于萍表示,兩者最明顯的區別是發行平臺不一樣。建鑫和之前在公募市場發行的產品類似,都是在銀行間市場發行。江蘇銀行這單是在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發行的。在公募市場上發行的規模比較大,入池的戶數比較多;而后者的規模相對較小。